依據教育部頒「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人員初階研習、進階研習、教學輔導教師研習與作業認證規定」,報名參加「初階實體研習」前,須先參加線上遠距教學課程(請上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網),俟完成10小時線上課程並通過檢核後,方能參加「初階實體研習」;基此,凡欲報名參加本研習課程者,請於實體研習前至「教育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網」登錄註冊並完成線上學習與檢測,以避免影響日後認證權益,請確實告知......

下週一、二我要去大溪上12個小時的研習

緊接著周三就開學啦!

從昨天開始乖坐在電腦前方聽3門課程

一邊聽,一邊做的筆記:
 
1.上學期自評、下學期同儕互評。
 
2.質的描述,對外保密。
 
3.教育部要求的比較嚴格,評鑑人員必須是專業的。試辦學校的評鑑人員可以是家長、行政人員、學年主任,三種人選
 
4.自評、他評、複評,避免包庇...
 
5. 教學檔案、教學情境、教學現場的評鑑,了解老師哪兒需要修正,避免老師步入不適任教師...
 
6.評鑑的項目、指標、方法由學校自訂,但必須經過教務會議通過與紀錄。老師自評+同儕他評+教育局複評。評鑑結果僅供老師參考,不會對該老師的考績...造成任何影響
 
7. 檢核表、通知單、問卷...上網查高雄市教育局
 
8.問卷:1.請問校長主任,貴校老師支持教師評鑑嗎?2.老師的自評到底有沒有用?3.他評對老師到底有沒有用?...知識分子最可貴的是『自尊心、警覺心』,老師們會根據回饋單自我修正、反省
 
9.問卷:老師自己的教學檔案是否可以提升自己的教學品質?老師的問卷是肯定的。透過系統性的整理,發現檔案夾裡的舊資料曾是那麼的棒那麼的好,卻因為沒整理而遺忘。同事之間的分享,讓舊檔案舊學習單透過分享分工,更精益求精。80%的老師認為教學檔案有助於提升自己的教學品質
 
10.‎80.8%的老師認為自評是有用的,再次重申知識份子自省能力很強,透過有系統的檢核表自我修正
 
11.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是診斷性的評鑑,提供老師修正缺點,而不適用學校打考績或評判不適任教師的依據。教師專業評鑑分兩種:總結性評鑑、形成性評鑑。目前教育部在做的是形成性的評鑑 
 
12.教育部將評鑑內容歸納為4個層面:1.課程規劃與教學2.班級經營與輔導3.研究發展與進修4.敬業精神與態度 
 
13. 評鑑規準希望是以學校本位為規準,可參考教育部或新竹大學網站上的資料
 
14.校內他評的評鑑人員......具有評鑑證書者
 
15. 教學情境觀察..教室內、教室外、錄影觀察、多次觀察
 
16.取得初階證書後之培訓...進階研習教學輔導老師3天研習→受推薦再7天研習
 
17.以身體健康檢查為例子,解釋教師評鑑也是如此循序漸進
 
18. 精益求精的態度與做法,自己跟自己比,不跟同事他校做比
 
19.推動實施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應該注意的1.加強溝通宣導的重要,校內形成共識,硬推不會比較好2.掌握學校的特色,根據學校的性質定規準3.跟教師會做好溝通,不會跟教師分級、考績、不適任教師掛鉤
 
20. 他評及對話,他評=你知我不知。善意的眼睛。溫馨相待的朋友、兩肋插刀的朋友、互相漏氣求進步,成長的策略。影響教學成效最大的是什麼?答案:班級經營。
 
 
課程規劃毎堂課2小時
 
實際上卻必須花2個小時以上才能得到那2小時的研習時數
 
因為聽完課還要接受線上測驗、填問卷
 
通過這些考驗
 
系統才會顯示該課程你已通過
 
各位以為把電腦開著讓它自動播放
 
人可以離開去做別的事情就好啦!
 
其實不然
 
幾分鐘後會跳出一個視窗告訴你還要繼續嗎?
 
如果錯過這個視窗
 
沒按下繼續鍵
 
喔喔!恭喜你...
 
該單元約莫8-16分鐘的內容
 
就請重聽一次吧!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參考規準
 
其評鑑指標和參考檢核重點
 
跟各領域的能力指標好像喔

希望這次的研習

能有實質的幫助

一般家長只看見老師在教書、改作業、出考卷、改考卷、計算成績、寫評語的工作

殊不知老師的工作至少包括上圖所示的三個層面

其實應該再加上校務經常臨時加諸在班導身上的工作

我想這應該算是我最有把握的部份吧

同時這也是我踏出西門前往各校分享的教學重點

包括2月中的金門之行

線上遠距教學研習只需10小時就夠了

但是我卻選了9門18個小

當時的我可能是瘋了吧!

不過一天之內聽了3門課程

計5.5小時

收穫良多

革命尚未成功

我得繼續努力聽下去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巫小屋 的頭像
    小巫小屋

    小巫小屋

    小巫小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