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親子天下》全新改版《培養小孩的挫折忍受力》一書

如果想培養小孩挫折忍受力,就必須讓他們知道錯誤是生命的一部分。

傳達這個訊息的機會幾乎俯拾皆是。方法之一是做小孩的表率,並協助小孩培養對錯誤抱持更積極、不認輸的態度。不論小孩潑灑了牛奶、一時忘記別人的名字、在戶外走動時絆倒,教導他們記得儘量保持冷靜,以清楚的言語說明如何降低犯相同錯誤的機率,而且盡可能運用幽默感。幽默,會將錯誤的負面力量降到最低。

家長可能希望在合適的情況下,和子女探討他們的學習評量表及教師評語。曾有一位擔任律師、事業非常成功的家長,向我們吐露他和一對小兒女之間的討論和對話。他說:

「他們為了爭取好成績給自己太大壓力,好像前途就繫於中學成績似的。我認為,他們這種態度並不是因為我和我太太對他們說過的一切,而是許多小孩自然感受到某種壓力。

有一次,我跟小孩討論他們應該放輕鬆時,女兒說:『你說得倒輕鬆,你大概常常不費吹灰之力就拿到好成績。』

聽到女兒這番話我才明白,我真的從沒和他們談過我求學時的種種。

我父母一直保留我的成績單,後來全交給了我。結果我和小孩就從回顧我的成績單和老師評語開始聊起我的求學經過,其中包括十年級社會科老師寫下的這段話:『他的成績並不能反映他的能力,但以他來向我討更高分數的說辭顯示,法律或許是適合他攻讀的學科。』

我不認為這個老師是用幽默的方式寫下這段話,可是當我和小孩看到時,我們都笑了出來。他們還發現,原來我的成績並不如他們想像中的優異。」

家長在小孩犯錯時的反應,和示範如何正確面對錯誤一樣重要。你的反應是不是看他無法順利組合玩具就生氣又挖苦?你的評語是否儘量避免強化負面作用,例如:「如果老是急就章,你永遠也不會成功!」、「你為什麼不用用大腦!」,或者:「我常常跟你說,你做的一切永遠都不可能成功!」

當小孩犯了一些我們認為可以避免的錯誤時,父母往往很容易情緒失控。如果盛怒讓我們產生偏見,認為小孩沒有能力學習,他們就會誤以為錯誤就是能力不足的象徵。記住一個問題:「我希望別人用我對子女說話的方式與我交談嗎?」

你也可以幫小孩為隨時可能出現的錯誤做好萬全準備。例如,有個父親教女兒學騎腳踏車時,就對她說:「不要擔心,我隨時在旁邊接著妳,幫妳再坐上去。過不了多久,妳就可以自己騎車了。」諸如此類簡單又有力的叮嚀和打氣,可以讓小孩知道,即使他們跌下車來,父母隨時在旁協助他們。

另外,當小孩無法順利完成一件事時,不妨以他們認為可能有幫助的方式和他們討論,如此可以傳達以下訊息:情況絕對可以改善,糾正錯誤的方法有很多種。

家長可以在行動計劃就緒時,問孩子:「如果無法達到預期效果,你打算怎麼辦?你的備用計劃是什麼?」提出某件計劃不會成功的可能性,不應被解釋成注定失敗的預言;這只是承認:並非每件計劃都能成功。

事實上,只要小孩知道他們可以另謀對策,坦然面對計劃可能不會成功的現實,反而能幫助他們學習用更妥善的方式及態度面對錯誤。

資料來源: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8227&page=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巫小屋 的頭像
    小巫小屋

    小巫小屋

    小巫小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