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文化

不同的慶祝方式

文中提及維也納聖誕前夕

市政府會為不同年齡層的孩子舉辦活動

三歲以上的,可以進入餅乾烘培屋做餅乾

四歲以上的孩子,可以製作玻璃台......

在台灣呢?

們小時候並沒有烤餅乾

取而代之的是利用蒸籠蒸炊年糕和紅龜粿

記憶中

只要稍有妨礙大人工作的動線

就會被碎碎念:「去去去,出去玩,別在廚房擋路。」

差異還蠻大的!

其實

小朋友的創意無限

給他一團麵粉就等於送他一包黏土一樣

他們總能捏出好玩的圖像

這是今天早上7點鐘左右

當孩子們還沒來上學前我所閱讀的章節

這張照片則是2002年12月3日我帶學生去郭元益製作餅乾所拍的照片

間過得真快

這群孩子都已經高二了




搓湯圓

2006年冬至前夕

我們去桃園市農會搓湯圓

兩兩一組

 

結果女生把湯圓搓成雪人

小白兔

企鵝

當大家都已經將自己的湯圓搓好並裝入塑膠袋內

這幾個小女生卻因為忙著捏塑可愛的小動物

沒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最後還是隨行的阿姨們幫他們完成的


那天的聯絡簿我要大家抄寫

6.帶回一包自己搓的湯圓

結果許嬿妤竟然寫著

6.帶回一包自己搓的湯雨璇

湯雨璇是我們班的小美女

就是她啦!

應變?獨立?

P.62

自己會一件能夠自己負責的事,能照料好自身,進而成熟到擔起自身的一言一行時,這叫獨立。這和不得已帶著鑰匙回家自己開門、看家,或自行在外解決三餐、肚子痛沒人照料得自己照顧自己,實在不能畫上等號。孩子不是野生動物,無法放在外面就能自行生存。讓他獨自摸索,任其滋生不安全感,或在還沒成熟前即疏忽照料,這和自理自主、獨當一面,實在是兩回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巫小屋 的頭像
    小巫小屋

    小巫小屋

    小巫小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